查看原文
其他

光明区教育局 奋力实现“弯道超车” 构建育人全链条



    光明树立“学有优教”新品牌。

    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实验小学(光明)效果图。

    全区公办高中本科上线率84.36%,较去年增加4.32%;全区中考总分420分以上考生281人,较去年增幅达73.5%……今年的中考与高考,深圳市光明区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光明区实验学校学生丘晓儒更以450分取得深圳中考最高分,成为今年中考最大“黑马”。

    事实上,自设立行政区以来,光明区发展走上了提质增速的快车道,教育也成为区域腾飞的一大重要抓手,可以说,学子中高考成绩大辐跃升成为两年来光明教育高速发展最真实的注脚。如今的光明区,正稳步迈向“学有优教”,学前教育与高等教育实现齐头并进,一条育人全链条也已然成形,对于光明人来说,在“家门口”从品牌幼儿园读到知名大学已不是梦。

    打造“幼有善育”新样板

    9月全区公办园将达48所

    今年以来,随着深圳各区公办园建设的大步迈开,公办园相关话题不断进入大众视野,但公办园建设的推进难在光明却并未凸显。原来,为加快公办园建设,光明区出台《深圳市光明区公办幼儿园建设方案》,加大财政收入,通过居住区配套、城市更新配建、回收转型等举措,大力发展“以事定费”管理的公办幼儿园。截至8月,光明区公办幼儿园46所,今年秋季学期还将有2所投入使用。

    在高起点配备幼儿教师上,光明区采用“外引内培”的策略,从全国引进一批年富力强、经验丰富的名园长,健全幼儿园教师培养体系,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幼儿教师队伍。同时,引进深圳市二幼、市八幼、实验幼儿园等6所市属优质公办园,以优质园带动新办园,通过理念、管理、品牌、文化、师资等资源共享,促进学前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此外,光明区还先后出台《深圳市光明区公办幼儿园管理实施细则》《光明区公办幼儿园管理制度汇编》等,规范公办园的办园行为。实行幼儿园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制度,完善对办园的过程监管和安全监管,健全幼儿园安全防护体系,促进公办幼儿园健康发展。

    树立“学有优教”新品牌

    “外引内培”提升教育质量

    “去年,我们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引进一批优质教育资源落户光明。与华中师范大学合作,创办华中师范大学附属光明勤诚达学校;与华南师范大学合作,创办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光明星河小学。同时,与深圳市内的品牌名校深圳实验教育集团合作,引进深圳实验教育集团落户光明。”光明区教育局局长黄汉波表示,今年“外引内培”的办学模式还将继续加码。

    今年,光明区高标准推进中山大学·深圳建设,预计一期将在9月投入使用。同时,推动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学建设,确定了光明滨海明珠工业园9.5万平方米建筑为中科院深理工过渡校区,目前已完成场地需求统计、编制项目建议书等工作。

    在高等教育入驻的同时,光明区紧抓资源,与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学签约合作办学,合作创办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附属实验高级中学和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附属实验学校(集团)。今年9月,深圳市规模最大的中山大学深圳附属学校开办,届时光明优质教育版图日益扩大。

    在高中学位建设上,通过专班推进、特事急办,高水平、高质量快速推进高中学位建设。目前,深圳市第十五高级中学、深圳市第二十二高级中学已开工建设;光明高中园(2所)项目已完成EPC招标,正开展方案设计、规划调整、土地整备等前期工作。

    同时,通过学位需求提前研判、合理布局,充分挖潜扩招、利用城市更新等多举措破解义务教育学位紧缺难题,今年新改扩建5所学校,新增学位11040个。

    黄汉波介绍,大量引入名校,利用名校基因来光明办学,是光明区快速提升光明教育质量的一个途径,更是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

    如明年要开办的华夏中学,便是光明区教育局委托光明区品牌学校光明区实验学校办学,通过“外引内培”“两条腿走路”能够让越来越多的优质资源落户光明,越来越多的区内优质品牌不断壮大。

    全面加速教师队伍建设

    积极面向全国高标准引进人才

    如果说教育基础设施的大投入夯实了基石,那么培养造就一批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和创新精神高素质教师精英团队便决定着光明教育的核心竞争力。

    高标准引进人才,面向全国招聘校长、副校长、社会教师,是光明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一环。去年,光明一次性引进4位名校长,其中一位名校长是中山大学深圳附属学校校长罗灿。黄汉波表示,罗灿是广东省特级教师、广东省正高级教师、广东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她的到来势必会给光明教育注入一种活力。

    事实上,光明区通过实施名师工程,还培养了一批优秀教师。印发实施“名师工程”系列文件,并开展一系列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的校长培训、管理骨干培训、名(师)班主任培训、少先队辅导员培训及学科培训。今年暑期,在李松蓢学校、光明区外国语学校、公明一小等学校,采取面授与网络研修结合的方式,分学科同步开展中小学教师暑期研训。教师研训聚焦学科核心素养,实现了一轮高水平引领。

    去年12月,依托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光明分院,光明区教师发展中心同步揭牌,该中心便是为做好辖区教师专业发展指导工作而建。同时,根据《光明区教育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光明还将以“三名工程”为抓手,通过整合培训资源,优化资源配置教科研训一体化,提高效益,带动全区基础教育的快速优质发展。

    教育是群众感知民生温度的重要度量衡。光明区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以实现幼有善育、学有优教为已任,不断优化营商环境,走活了区域教育资源优化“一盘棋”。在深圳特区成立40周年之际,光明区正努力打造区域教育高地,为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来源丨南方日报

通讯员:徐峰、邱杰


往期推荐

☞ 办理想的学校 做最好的老师!全国著名教育家程红兵、李镇西到中山大学深圳附属学校培训教师
☞ @中大学子,光明欢迎您!中山大学深圳校区首批师生今起入驻!☞ 返校必申报!秋季学期师生健康信息申报开始了!
☞ 点亮光明40人:听刘立人讲述光明教育的发展变化☞ 《危险远离我!》——公交车前莫通过,汽车启动惹大祸
☞ 光明区第七批可开展线下培训的教育机构名单公布!


欢迎关注光明教育


正风提质,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